2014年6月10日 星期二

[中國大陸]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

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

 

www.fjsen.com 2011-04-09 12:17   來源:福建日報

 

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113

 

 

 

第一章 發展基礎

 

第一節 發展優勢

 

第二節 機遇和挑戰

 

第二章 總體要求和發展目標

 

第一節 指導思想

 

第二節 戰略定位

 

第三節 發展目標

 

第三章 空間佈局

 

第一節 功能區劃分

 

第二節 總體佈局

 

第四章 構築兩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臺

 

第一節 建設兩岸經貿合作的緊密區域

 

第二節 建設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

 

第三節 建設兩岸直接往來的綜合樞紐

 

第四節 建設兩岸合作的平潭綜合實驗區

 

第五章 加快建設現代化基礎設施

 

第一節 加強綜合交通運輸網路與對外通道建設

 

第二節 建設海峽西岸能源基地

 

第三節 加強資訊網路體系建設

 

第四節 提高防災減災能力

 

第六章 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第一節 大力發展現代農業

 

第二節 建設海峽西岸先進製造業基地

 

第三節 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

 

第四節 建設現代化海洋產業開發基地

 

第五節 加強海峽西岸區域創新體系建設

 

第七章 統籌城鄉和區域協調發展

 

第一節 加快建設海峽西岸城市群

 

第二節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第三節 促進欠發達地區發展

 

第四節 建立城鄉協調發展長效機制

 

第八章 加強區域合作

 

第一節 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

 

第二節 推進與港澳僑更緊密合作

 

第三節 加強與國內其他地區的合作

 

第九章 加快社會事業發展

 

第一節 大力推進人力資源建設

 

第二節 優先發展教育

 

第三節 大力發展文化事業

 

第四節 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水準

 

第五節 構建和諧社會

 

第十章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第一節 加強資源節約利用

 

第二節 加強生態建設和保護

 

第三節 強化環境綜合整治

 

第四節 大力發展迴圈經濟

 

第十一章 提升改革開放水準

 

第一節 積極合理有效利用外資

 

第二節 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

 

第三節 深化經濟體制改革

 

第四節 充分發揮經濟特區改革開放先行作用

 

第十二章 規劃實施的保障措施

 

第一節 著力先行先試

 

第二節 加大資金支持力度

 

第三節 加強組織協調

 

 

 

海峽西岸經濟區東與臺灣地區一水相隔,北承長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是我國沿海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國區域經濟發展佈局中處於重要位置,具有對台交往的獨特優勢。福建省在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居主體地位,在對台交流合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建設。20095月,國務院出臺了《關於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24號,以下簡稱《意見》)。這是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著眼全域,在兩岸關係出現重大積極變化、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進入關鍵時期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標誌著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為謀劃好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佈局,指導和促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在更高的起點上實現又好又快發展,根據《意見》要求,特制定本規劃。本規劃範圍包括福建省全境以及浙江省溫州市、衢州市、麗水市,廣東省汕頭市、梅州市、潮州市、揭陽市,江西省上饒市、鷹潭市、撫州市、贛州市,陸域面積約27萬平方公里。規劃期從2011年至2020年。

 

本規劃是指導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和編制相關專項規劃的重要依據。

 

第一章 發展基礎

 

海峽西岸經濟區區位優越,對台合作優勢獨特,山海資源豐富,生態環境良好,經濟發展水準較高,具備加快發展的有利條件。

 

第一節 發展優勢

 

優越的區位條件。海峽西岸經濟區地處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臺灣地區和祖國大陸的結合部,鄰近港澳,發揮著承南啟北、貫通東西的橋樑紐帶作用,是加強兩岸交流合作、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前沿平臺和紐帶。

 

良好的資源環境和人文優勢。海峽西岸經濟區生態環境良好,森林覆蓋率比較高;岸線資源豐富,港口優勢突出;旅遊資源獨特,擁有福建武夷山、福建土樓、福建泰寧、江西三清山、江西龍虎山、江西龜峰和浙江江郎山等世界自然遺產、世界文化遺產及風景名勝區。海峽西岸經濟區是著名僑鄉,旅居世界各地華人華僑2100多萬人,港澳同胞400多萬人,人文優勢明顯。

 

獨特的對台合作優勢。海峽西岸經濟區處在兩岸交流合作的前沿,與臺灣地區經濟文化交流源遠流長。海峽西岸經濟區是大陸距離臺灣本島最近的區域,平潭島距離臺灣新竹僅68海裡。80%以上臺灣民眾祖籍地在福建。臺灣的民間信仰和民俗文化大部分傳自海峽西岸經濟區,閩南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媽祖文化等在臺灣地區有廣泛影響。海峽西岸經濟區與臺灣地區商貿往來歷來十分密切。閩台政治法律關係淵源深厚。

 

率先對外開放的沿海地區。海峽西岸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最早對外開放的沿海地區之一,依託毗鄰台港澳優勢,率先建立開放型經濟體系,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充分發揮經濟特區改革"試驗田"作用,率先推行市場化改革,市場化程度高、民營經濟發達。

 

較好的經濟社會發展基礎。海峽西岸經濟區經濟綜合實力不斷增強,2009年地區生產總值超過2萬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近3500美元;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先進製造業逐步發展壯大;人口和產業不斷集聚,城鎮化水準不斷提高;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綜合交通運輸網路初步形成;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不斷增強,人居環境不斷優化。

 

第二節 機遇和挑戰

 

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深入發展,國際間產業轉移不斷加快,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不斷推進,這些都為海峽西岸經濟區加強與臺灣地區的合作、實現較快發展提供了重要機遇。

 

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深入實施。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對海峽西岸經濟區加快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賦予了新的使命,為加快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強大動力。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和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等政策的實施,為海峽西岸經濟區加快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和有力支撐。

 

兩岸交流合作全面推進。近年來,兩岸實現直接"三通",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定,兩岸關係發展迎來了難得的歷史機遇。海峽西岸經濟區與臺灣經濟聯繫更加密切,以閩南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媽祖文化和祖地文化為紐帶的交流交往更加活躍,台商投資區等載體平臺已成為臺灣產業轉移的集聚區,海峽論壇等重大涉台經貿文化交流活動影響日益擴大。隨著兩岸關係不斷改善,海峽西岸經濟區在加強兩岸交流合作、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將進一步凸顯。

 

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加快。海峽西岸經濟區在地理上連為一體,在自然、文化上具有相似性,地區間的經濟發展、市場體系內在聯繫緊密。閩粵贛、閩浙贛等跨省區域協作組織發揮了重要作用,有力地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出海通道建設加快推進,將在更大範圍內促進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加快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

 

同時,海峽西岸經濟區加快發展也面臨著嚴峻挑戰,主要是發展方式還比較粗放,自主創新能力不夠強,經濟發展整體水準和產業素質有待提升;區域中心城市實力還比較弱;港口資源開發利用還不充分,交通、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後;區域內原中央蘇區縣、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海島、水庫庫區等地區發展基礎薄弱,城鄉公共服務水準差距較大;促進要素合理流動的制度環境和市場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有待進一步改革創新,改革攻堅的任務仍比較繁重。

 

第二章 總體要求和發展目標

 

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進一步解放思想、勇於創新,凝心聚力、乘勢而上,努力開創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新局面。

 

第一節 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抓住國家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支援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重大歷史機遇,全面貫徹落實《意見》,進一步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題,著力推進兩岸交流合作,促進兩岸互利共贏;著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經濟發展品質和水準;著力統籌城鄉和區域發展,提高經濟社會發展的協調性;著力深化改革開放,增強發展的動力和活力;著力改善民生,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著力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將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成為經濟持續發展、文化更加繁榮、綜合競爭力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和諧區域。

 

第二節 戰略定位

 

加強統籌協調,推進分工協作,不斷增強海峽西岸經濟區在全國發展大局中的戰略地位。

 

——兩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試區域。發揮海峽西岸經濟區獨特的對台優勢和工作基礎,努力構築兩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臺,實施先行先試政策,加強海峽西岸經濟區與臺灣地區的經濟全面對接,推動兩岸交流合作向更廣範圍、更大規模、更高層次邁進。

 

——服務周邊地區發展新的對外開放綜合通道。從服務、引導和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出發,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構建以鐵路、高速公路、海空港為主骨架主樞紐的海峽西岸現代化綜合交通網絡,使之成為服務周邊地區發展、拓展兩岸交流合作的綜合通道。

 

——東部沿海地區先進製造業的重要基地。加快轉變發展方式,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立足現有製造業基礎,加強兩岸產業合作,積極對接臺灣製造業,大力發展電子資訊、裝備製造等產業,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成為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先進製造業基地和兩岸產業合作基地。

 

——我國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遊中心。充分發揮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自然和文化資源優勢,增強對兩岸遊客的吸引力,拓展兩岸共同文化內涵,突出"海峽旅遊"主題,使之成為國際知名的旅遊目的地和富有特色的自然文化旅遊中心。

 

第三節 發展目標

 

認真貫徹落實《意見》精神,進一步解放思想,大膽探索,先行先試,加快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通過持續努力,到2020 年海峽西岸經濟區綜合實力顯著增強,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成為我國新的經濟增長極。

 

——科學發展之區。著力科學發展先行,力爭在一些領域走在全國前列,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重大進展。到2015年,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護環境的基礎上,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經濟社會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其中福建省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東部地區平均水準,地方財政收入較大幅度增長;到2020年,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效,區域發展協調性顯著增強,其中福建省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海峽西岸經濟區與臺灣地區經濟融合不斷加強,形成兩岸共同發展的新格局。

 

——改革開放之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加完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建立起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於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對外開放水準明顯提高,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進一步完善;區域合作不斷拓展,區域經濟一體化加快發展,服務兩岸直接"三通"的主要通道基本形成並不斷完善,兩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前沿平臺功能更加凸顯。

 

——文明祥和之區。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取得新突破,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創新人才培養水準明顯提高,建立比較完善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收入分配結構更加合理,社會就業更加充分,人民生活更加富足,人均基本公共服務水準進入全國前列,人民安居樂業。

 

——生態優美之區。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資源利用效率明顯提高,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持續下降,節能減排得到落實,森林覆蓋率繼續保持較高水準,生態文明建設位居全國前列,成為人居環境優美、生態良性迴圈的可持續發展地區。

 

第三章 空間佈局

 

按照戰略定位和發展目標,明確功能區定位,進一步優化空間佈局,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形成資源要素優化配置、區位優勢充分發揮的協調發展新格局。

 

第一節 功能區劃分

 

充分發揮發展基礎較好、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等有利條件,進一步細化功能分區,優化產業佈局,加強陸海統籌、山海聯動發展,推動形成科學合理的主體功能區。

 

一、東部沿海臨港產業發展區。發揮沿海港口優勢,引導產業集聚,大力發展高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和壯大化工、裝備製造、能源和港口物流業,建設沿海臨港重化工業基地,形成沿海產業密集帶。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引導發展濱海旅遊、港口航運、生態養殖等產業,加強對重要江河的入海口、海灣、島嶼及其周邊區域的保護。

 

二、中部、西部集中發展區。中部以麗水-南平-三明-龍岩-梅州、西部以衢州-上饒-鷹潭-撫州-贛州等中心城市為支撐點,形成以點狀分佈的增長極。依託生態、資源等優勢,大力發展迴圈經濟,積極發展果林竹、生物醫藥、綠色食品、旅遊等產業,進一步吸引人口和產業集聚。大力發展集約型的綠色有機農業,建設優勢農產品生產基地。

 

三、生態保護和生態產業發展區。以閩江、九龍江、晉江、汀江(韓江)、甌江等為主要水生生態廊道,以武夷山脈和洞宮山-鷲峰山—戴雲山—博平嶺兩大山脈為核心的生態功能保護帶,積極開展生態保護和生態建設,加強生物多樣性和物種資源保護,實施水源涵養保護工程,發展休閒旅遊業、林竹業和綠色有機農業等生態產業。

 

第二節 總體佈局

 

按照功能區定位,統籌區域發展空間佈局,加快形成分工明確、佈局合理、功能互補、錯位發展的"一帶、五軸、九區"網狀空間開發格局,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一、加快建設沿海發展帶。利用市場化程度高、民營經濟發達的優勢,積極推動海峽西岸沿海一線率先發展,形成南北兩翼對接長三角和珠三角的橋頭堡;按照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要求,大力發展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推動臨港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集聚發展;優化提升城市功能,推動城市之間的融合發展,建成特色鮮明、具有競爭力的海峽西岸城市群。

 

二、縱深推進五個發展軸。以福州、廈門、泉州、溫州、汕頭為龍頭,依託鐵路、高速公路,由沿海地區向內地輻射,帶動沿線地區發展,形成以點帶面、聯動發展的新格局。重點建設福州-寧德-南平-鷹潭-上饒發展軸、廈門-漳州-龍岩-贛州發展軸、泉州-莆田-三明-撫州發展軸、溫州-麗水-衢州-上饒發展軸和汕頭-潮州-揭陽-梅州-龍岩-贛州發展軸。

 

三、培育壯大九個集中發展區。充分考慮現有開發強度、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未來發展潛力,重點發展九個集中發展區,建設成為產業集聚區和城鎮密集帶。

 

——廈門灣發展區。以廈門為龍頭,以漳州為縱深,增強高端要素集聚和綜合服務功能,提升港灣一體化發展水準,推動形成集裝箱運輸幹線港和現代物流中心。廈門市要加快島內外一體化發展,重點發展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先進製造業和創新產業的集聚區和示範區。漳州市要加快發展製造業和現代農業,與廈門形成產業互補格局。

 

——閩江口發展區。以福州為核心,以羅源灣、江陰為兩翼,大力發展臨港產業,推動福州港成為綜合性港口。以平潭開發開放為突破口,著力先行先試,探索兩岸合作新模式。積極發展高技術、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建設先進製造業基地和對台產業合作基地,推動形成現代製造業集聚區和城鎮密集帶。

 

——湄洲灣發展區。依託沿海港口,加強南北岸合理佈局和協調開發,重點發展大宗散貨運輸,成為服務臨港產業發展的區域重要港口。推動石化產業集聚發展,建設臨港重化工基地、能源基地。開發建設莆田湄洲灣石門澳,推進港城共同發展,大力發展臨港重化工業。

 

——泉州灣發展區。以泉州為核心,統籌環泉州灣產業、港口、城市發展,拓展城市規模,增強城市的集聚輻射、綜合服務功能。加快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高技術、高附加值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建設先進製造業基地、兩岸產業對接基地、民營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區。

 

——環三都澳發展區。統籌環三都澳發展佈局,合理有序推進岸線開發和港口建設,引導裝備製造、化工、冶金、物流等臨港產業集聚發展。承接長三角產業轉移,加強與浙西南、贛東北地區的區域合作,積極加強與閩江口、溫州等地對接,建設成為海峽西岸東北翼新的增長極。

 

——溫州沿海發展區。以溫州為依託,充分發揮民營經濟發達的優勢,加快建設沿海先進製造業基地、港口物流基地,構築海峽西岸東北翼的增長極,帶動麗水、衢州、寧德等地發展,建設成為連接長三角和中西部地區發展的重要區域和出海口、兩岸產業對接基地和民營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區。

 

——粵東沿海發展區。以汕頭為龍頭,以潮州、揭陽為兩翼,推進汕頭、潮州、揭陽同城化發展。進一步發揮汕頭經濟特區的輻射、帶動作用,建設以高技術產業和傳統產業升級為先導、先進製造業為主體的新興產業基地。依託沿海港口,加快建設重化工業為主的臨港工業基地,建設成為海峽西岸南翼的增長極。

 

——閩粵贛互動發展區。以龍岩、三明、贛州、梅州等城市為中心,大力承接沿海產業轉移,加快發展旅遊、現代物流、生態農業、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和精深加工等產業,建設成為承接沿海產業轉移基地,閩粵贛邊連接沿海、拓展腹地的生態型經濟樞紐,全國重要的客家文化中心和紅色旅遊基地。

 

——閩浙贛互動發展區。以南平、鷹潭、撫州、上饒、衢州、麗水等城市為中心,充分利用生態和能源資源優勢,建設綠色農產品基地、能源供給基地和銅產業基地。依託武夷山、三清山、龍虎山等豐富的旅遊資源,大力發展旅遊、生態休閒觀光農業等產業,建設成為國際知名的生態文化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

 

第四章 構築兩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臺

 

抓住當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有利時機,充分發揮對台的獨特優勢,先行先試,努力構建一個吸引力更強、功能更完備的兩岸交流合作前沿平臺。

 

第一節 建設兩岸經貿合作的緊密區域

 

推動建立更加緊密的兩岸經濟合作機制,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奠定更為扎實的物質基礎、提供更為強大的經濟動力。

 

一、加強產業深度對接。推進兩岸產業對接集中區建設。按照同等優先、適當放寬的原則,以資訊、石化、機械、船舶、冶金等產業為重點,加強兩岸產業深度對接,形成廈門灣、閩江口、湄洲灣等沿海一線的產業對接集中區。溫州、汕頭等其他地區要發揮各自優勢和產業基礎,加強與臺灣產業對接。

 

提升台商投資區載體作用。適時推進廈門、福州台商投資區擴區和新設立泉州台商投資區。加強台商投資區、開發區、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功能整合,推動台商投資集聚發展,提高產業承載力。

 

拓寬兩岸產業對接領域。推進光電、生物醫藥、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等產業的對接,大力吸引與之配套的上下游企業投資。推動與臺灣相關行業協會、科技園區、企業等建立更緊密合作機制,共同建設兩岸產業對接專業園區。

 

提升產業合作關聯度。進一步完善產業鏈配套建設,依託福州、廈門台商投資區及其他台商投資集中地區,建立大陸台資企業所需的零部件、原輔材料中心,鼓勵本地企業投資台資企業配套行業。支持大陸台資企業就地轉型升級。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到臺灣投資興業,推動建立兩岸產業優勢互補、互利雙贏的合作機制。

 

二、深化農業合作。充分發揮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現代農業示範區、現代林業合作實驗區、臺灣農民創業園的視窗、示範和輻射作用,促進對台農業資金、技術、良種、設備等生產要素的引進與合作。支持建設海峽兩岸農業技術合作中心,建設對台良種引進繁育中心和示範推廣基地。加快臺灣農民創業園建設,支援有條件的地方增設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和臺灣農民創業園。加快建設對台農產品出口加工基地,打造兩岸農產品集散中心。

 

三、提升服務業合作水準。建設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推動兩岸銀行、保險、證券等機構雙向互設、相互參股,同等條件下,優先批准台資銀行、證券等金融機構在區域內設立機構或參股區域內金融企業。推動對台離岸金融業務發展,促進兩岸銀行卡通用和結算。

 

建立兩岸物流業合作基地。積極承接臺灣現代服務業轉移,加強兩岸物流企業、專案對接,合作建設物流配送或專業配送中心。加快海峽西岸國際採購和區域物流中心建設,推動兩岸物流產業標準化和網路化建設。

 

加強旅遊合作。建立兩岸旅遊互動合作機制,加強兩岸旅遊景區和線路對接,做大做強"海峽旅遊"品牌。支持開拓對台旅遊市場,逐步增加大陸居民從福建口岸赴台旅遊。全力打造"小三通"黃金旅遊通道,使之成為大陸對台旅遊先行先試示範區和兩岸旅遊合作重要基地。

 

四、擴大對台直接貿易。在兩岸建立長期、穩定的經貿合作機制過程中,允許海峽西岸經濟區在促進兩岸貿易投資便利化、臺灣服務業市場准入等方面先行試驗。實行更加開放的對台貿易政策,擴大大陸台資企業所需的零部件、原輔材料進口,積極推動優勢產品對台出口。

 

第二節 建設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

 

以中華文化為紐帶,多領域、多層次、全方位地開展與臺灣各界的往來,推動文化交流、人員互動,增強民族意識,凝聚共同意志,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增添活力。

 

一、推進文化交流合作。加強祖地文化、民間文化交流,進一步增強閩南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媽祖文化等連接兩岸同胞感情的文化紐帶作用。加快推進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加強對媽祖信俗、南音等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項目的保護,進一步提升閩台緣博物館功能。支持設立客家文化(閩西)生態保護試驗區,加快海峽客家論壇中心和客家始祖文化園建設。加強兩岸少數民族交流。提升各類涉台展會層次,把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成為兩岸重大經貿文化活動中心。深入開展兩岸文化、藝術、廣播影視、新聞出版等方面交流互動。推動宗親文化、宗教、民間信仰的交流,推進閩台族譜對接,吸引更多的臺灣同胞來閩尋根謁祖、探親訪友。

 

二、推進科技交流合作。以中國·海峽專案成果交易會、粵台經濟技術交流會為平臺,加強與臺灣在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等方面的合作。加強廈門、泉州、汕頭等兩岸科技交流合作平臺建設,鼓勵兩岸科研機構、高等院校、企業共同設立兩岸合作研發機構,聯手培養研發團隊和技術人才。深化氣象、海洋、地質、地震、環保等方面交流合作。

 

三、推進教育交流合作。進一步拓展兩岸職業教育合作,推進兩岸校際合作、職業培訓、資格考試和認證、專業技術資格評審、人才引進和人力資源開發等試點工作,積極推動兩岸院校學生互招、學歷互認、師資互聘。開展兩岸合作辦學試點,做好台商子女在區域內就讀服務工作。擴大區域內高校對台招生規模,推動區域內學生到臺灣就學。

 

四、推進衛生交流合作。加大衛生領域對台開放,鼓勵和支援台商在區域內投資建設醫院等設施。鼓勵臺胞比較集中的福州、廈門等地醫院提供就醫及結算便利,為臺胞提供醫療服務。以海峽中醫藥合作發展中心為載體,建立兩岸中醫藥交流合作基地。支持符合條件的臺胞申請參加醫師資格認定、考試、執業註冊和短期行醫。

 

第三節 建設兩岸直接往來的綜合樞紐

 

充分發揮兩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臺作用,進一步拓展兩岸直接往來的範圍,把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成為兩岸交流交往、直接"三通"的主要通道和平臺。

 

一、構建服務兩岸的客運樞紐。加快完善兩岸直接"三通"基礎條件,提升對台開放合作整體功能。進一步擴大口岸開放,加強口岸基礎設施和大通關機制建設,實現福建電子口岸互通和資訊共用。健全兩岸人員往來的便捷有效管理機制,允許外省居民在福建辦理證件,方便兩岸人員直接往來。適時發展對台客滾直航運輸和海上郵輪,完善廈門、福州等機場兩岸空中直航的設施條件,增加航線、航班,打造兩岸空中快線。

 

二、構建服務兩岸的貨運樞紐。充分利用沿海港口優勢,完善港口功能,加快海峽航運業發展。鼓勵臺灣企業投資區域內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密切兩岸港口合作。支持增開兩岸集裝箱班輪航線、散雜貨不定期航線,加快福州、廈門、泉州、溫州、汕頭等兩岸直航港口建設。支援台資企業在閩設立航運公司,鼓勵船舶在閩港口登記。推進兩岸港區對接,推動運輸業、倉儲業、船舶和貨運代理合作。

 

三、構建服務兩岸的資訊樞紐。支持福州、廈門郵政物流中心建設,做大做強對台郵政和物流業務。擴大廈門-金門、馬尾-馬祖航線包裹業務的服務範圍和物件。加強對台通郵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建立對台郵件總包交換中心。進一步發揮福建作為兩岸事務重要協商地的作用,支持國家有關部門、兩岸相關團體在福建設立辦事機構。

 

第四節 建設兩岸合作的平潭綜合實驗區

 

根據《意見》中關於"在現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在福建沿海有條件的島嶼設立兩岸合作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實施更加優惠的政策,探索進行兩岸區域合作的試點"的要求,設立平潭綜合實驗區,開展兩岸區域合作綜合實驗,努力把平潭建設成為兩岸同胞合作建設、先行先試、科學發展的共同家園。

 

一、探索兩岸合作新模式。按照創新合作模式、深入推進交流合作的要求,借鑒臺灣有效的管理經驗和方法,積極探索更加開放的合作方式,開展兩岸經濟、文化及社會等各領域交流合作綜合實驗,爭取率先突破,為兩岸交流合作開闢新路、拓展空間、創新機制。

 

二、構建兩岸經貿合作特殊區域。落實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推進兩岸投資貿易便利化。積極承接臺灣產業轉移,高起點發展電子資訊、海洋生物科技、物流、旅遊等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低碳技術,建設兩岸合作的低碳科技示範區。加強兩岸旅遊合作,開闢兩岸聯線旅遊。對接臺灣文化創意產業,建設兩岸文化產業園。支援在平潭島內設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實行更加優惠的監管政策。

 

三、建設兩岸同胞的共同家園。抓緊規劃建設平潭至福州的海峽第二通道,暢通平潭島與陸地聯繫的通道。適時開通平潭至臺灣的海上快捷客貨滾裝航線,構建兩岸直接往來的便捷通道。加快建設環島路等內部路網體系和市政設施,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綜合防災體系建設,優化人居環境,建設現代化海島城市。創新社會管理新模式,積極探索臺胞參與平潭社會事務管理的方式,把平潭打造成為適宜兩岸民眾居住的示範區。

 

為統籌協調平潭開放開發建設,由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抓緊編制《平潭綜合實驗區總體發展規劃》,以指導和促進平潭充分發揮後發優勢和對台優勢,推進先行先試綜合實驗,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第五章 加快建設現代化基礎設施

 

按照統籌規劃、合理佈局、適度超前、安全可靠的原則,加快交通、能源、防災減災和資訊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發展保障能力,服務兩岸直接"三通"。

 

第一節 加強綜合交通運輸網路與對外通道建設

 

大力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海峽西岸現代化綜合交通網絡,建設服務中西部發展新的對外開放綜合通道。

 

一、加快交通通道建設。加快推進運輸通道建設,完善福州、廈門、泉州、溫州、汕頭等綜合交通樞紐功能,更好地服務於兩岸交流合作和中西部對外開放。到2015年鐵路營業里程、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均達5000公里以上。

 

——貫通東西通道。依託沿海港口,向縱深推進,向腹地拓展,建設快速鐵路、高速公路相結合的東西向主通道。加快建設向塘至莆田(福州)鐵路,抓緊建設合肥至福州、昆明至廈門高速鐵路和贛州至龍岩、龍岩至廈門、金華至溫州擴能工程。改造提升橫峰至福州、鷹潭至廈門等鐵路。加快建設北京至福州高速公路,全面建成福州至銀川、廈門至成都、泉州至南寧等國家高速公路。

 

——連接兩岸通道。按照擴大兩岸直接"三通"要求,適時發展臺灣海峽北、中、南線輪渡滾裝運輸,開展連接兩岸運輸通道的規劃研究工作。

 

——拓展南北通道。完善連接長三角、珠三角的快速鐵路、高速公路,優化運輸結構,提高運輸效率和通過能力。加快建設廈門至深圳快速鐵路,儘快貫通東南沿海鐵路客運專線。改造提升南平至三明至龍岩、廣州至梅州至汕頭等鐵路。打通杭州至廣州的快捷通道,貫通長深線麗水至梅州段等國家高速公路,對沈海高速公路進行擴容改造。

 

——區域協作通道。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協調發展、合作協作的通道,打通省際間斷頭路,抓緊建設甯德至上饒高速公路等區域幹線,規劃建設寧德至衢州、長汀至泉州、衢州至麗水、浦城至梅州、鷹潭至梅州鐵路,爭取建成福鼎經浦城、建甯、武平至詔安的交通通道。

 

二、合理佈局港口建設。加強港灣資源整合,完善港口規劃佈局,加強配套設施建設,加快建設面向世界、連接兩岸三地、服務中西部地區發展的海峽西岸港口群。

 

——福州港。以福州港為主體,整合覆蓋福州、寧德兩市的三都澳、羅源灣、興化灣北岸等港區,推動成為集裝箱和大宗散貨共同發展的綜合性主要港口。

 

——湄洲灣港。以湄洲灣港為主體,整合覆蓋泉州、莆田兩市的湄洲灣、泉州灣、興化灣南岸等港區,重點發展大宗散貨運輸,成為服務臨港產業的地區重要港口。

 

——廈門港。以廈門港為主體,整合覆蓋廈門、漳州兩市的廈門灣、東山灣等港區,加快形成以集裝箱運輸為主、散雜貨運輸為輔的主要港口。

 

——溫州港。以溫州港為主體,整合覆蓋溫州的狀元嶴、大小門、樂清灣、甌江南北岸等港區,發展散雜貨和集裝箱運輸,服務臨港產業。

 

——汕頭港。以汕頭港為主體,整合覆蓋潮州港、揭陽港等港區,發展大宗散貨、雜貨和集裝箱運輸,服務於腹地經濟發展。

 

——拓展港口腹地。實施"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發展戰略,鼓勵沿海港口物流企業在內陸城市建立"陸地港",推進發展河海聯運、鐵水聯運等多式聯運。

 

三、提高空港服務能力。按照兩岸空中直航發展需要,抓緊完善機場發展佈局和設施配套,建設部分支線機場,加快形成以廈門、福州國際機場為主,中小機場為輔,幹支線機場相結合的空港佈局。抓緊廈門(新)、武夷山、上饒、衢州等機場建設工程前期工作。積極引進基地航空公司,開闢國內外新航線。大力發展飛機維修等臨空產業。到2015年民航旅客輸送量達4000萬人次以上。

 

第二節 建設海峽西岸能源基地

 

依託良好的港口條件,加強對外能源合作,優化能源結構,構築安全、穩定、經濟、清潔的能源供應體系,提高能源保障能力。

 

一、電力。以清潔、低碳為發展方向,科學規劃電源點建設,加快電網建設步伐。合理佈局沿海大型煤電,加快列入規劃的超臨界、超超臨界大型燃煤火電專案建設和前期工作。規範水能資源開發利用,合理佈局抽水蓄能電站,推進仙游、衢江、梅州五華等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和前期工作。抓緊完善電網建設,推進福建與華東聯網第二通道及與南方聯網前期工作,加快構築"省內環網、沿海雙廊"的500千伏超高壓電網,實現多通道大容量的跨省聯網;加強220千伏及以下輸配網和智慧電網建設,提高供電能力和安全可靠性。

 

二、能源儲備。發揮沿海港口優勢,積極引進煤炭、石油、液化天然氣等能源資源。加快建設閩江口、湄洲灣、汕頭煤炭中轉儲備基地。研究臺灣海峽油氣資源的合作勘探和聯合開發。加快完善天然氣管網,積極開展福建與粵東、浙南、贛東南天然氣輸氣骨幹對接的研究。

 

三、新能源開發。加強新能源資源調查和評價,優先開發技術比較成熟、可規模化發展和產業化前景比較好的新能源。積極推動風能規模化開發,加快推進莆田平海灣、寧德霞浦、漳浦六鼇、溫州洞頭、里安等海上風電示範項目,建設一批海上風能基地。加快生物質能、太陽能、地熱能、潮汐能等開發利用。

 

第三節 加強資訊網路體系建設

 

加快寬頻通信網、數位電視網和下一代互聯網建設,推進"三網融合",積極推進物聯網發展。完善省級政務資訊網,加快整合省、市、縣三級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執行資訊系統,完善應急反應體系。推進各地行政審批服務中心資訊化建設,實現網上行政審批。加快推進"數位城市"、"數位社區"工程建設。加強農村資訊化建設,構建"三農"資訊服務體系。加快建設電子商務等公共服務平臺,完善物流資訊、信用認證、支付閘道等平臺,推進物流資訊平臺跨省聯網。

 

第四節 提高防災減災能力

 

加強政府對城鄉安全的綜合協調、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加快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的防災減災體系,提高防禦自然災害能力。推進以閩江、九龍江、汀江(韓江)、甌江、贛江、撫河等重點江河堤防工程和洪水預警預報系統升級改造,加快中心城市和縣級城區防洪排澇工程建設,加強沿海防護林和海堤建設,健全城鄉防洪體系。建立健全地質災害防治體系。建設一批具有跨區域、跨流域、跨時空調節功能的大中型蓄、引、調水利樞紐工程,發揮防洪、灌溉、供水等綜合作用。加強兩岸在防範颱風、地震等方面的合作,推動建立兩岸共同防範自然災害的長效機制。

 

第六章 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依託現有產業基礎和比較優勢,推進產業集聚和優化升級,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以現代農業為基礎、以先進製造業為主、以服務業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

 

第一節 大力發展現代農業

 

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促進農業結構優化升級,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一、著力發展優勢特色產業。引導建設閩東南高優農業、閩西北和贛東南、浙西南綠色農業、沿海藍色農業產業帶。加快農業結構調整,發展壯大園藝、林竹、水產、畜牧等優勢產業,積極培育水產品、生豬、蔬菜、水果、食用菌、茶葉、花卉等特色農產品。積極發展休閒觀光農業、森林旅遊業。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肥料、新農藥、新機具的推廣應用,提高土地產出率和資源利用率。

 

二、提高農產品加工水準。圍繞優勢特色產業,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扶持壯大一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培育一批農產品加工示範園區、示範企業和示範專案。大力發展品牌農業,扶持發展一批有影響力的品牌農產品和重點企業。支援農產品出口加工基地建設,擴大特色優勢農產品出口。

 

三、建立健全農業服務和品質安全體系。加強農村市場體系建設,扶持發展一批農家店、農民專業合作社、重點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和農資服務網路。加強糧食現代物流體系建設,大力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健全農業技術推廣、動植物疫病防控、農產品品質監管等公共服務機構,建立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農產品品質安全監管體系。支持出口食品、農產品品質安全示範區建設。

 

第二節 建設海峽西岸先進製造業基地

 

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推進資訊化和工業化融合,實施品牌帶動戰略,扶持重點骨幹企業發展,著力培育產業集群,建設成為東部沿海地區先進製造業重要基地。

 

一、做大做強主導產業。堅持自主創新與消化吸收再創新、深化內涵與拓展外延、重點突破與全面提升相結合,加快發展電子資訊、裝備製造、石油化工等產業,引導發展一批關聯性大、帶動作用強的龍頭企業和骨幹項目,延伸產業鏈,壯大產業規模,提升產業整體發展水準。電子資訊產業要按照立足優勢、加強合作、促進集群的原則,加強電腦及網路、數位視聽、移動通信三大產業鏈建設,大力發展軟體、半導體照明、光電、新型元器件等新興產業。加快福廈沿海資訊產業基地建設,培育發展福州、廈門、泉州、溫州、潮州等一批新興特色產業園,促進產業集聚。按照提升水準、重點突破、加強配套的原則,加快建設裝備製造業基地。加快發展交通運輸設備、工程機械、電工電器、環保設備、飛機維修等優勢產業,建設各具特色的裝備製造業產業園。鼓勵發展遊艇製造業。鼓勵強強聯合,推進重點骨幹造船企業與中外大企業戰略合作,與上下游產業組成戰略聯盟,加快形成東南沿海修造船集中區。按照基地化、大型化、集約化的原則,合理佈局,延伸和完善石化產業鏈,加快湄洲灣、漳州古雷石化基地建設,形成全國重要的臨港石化產業基地。積極推進石化深加工和綜合利用,帶動上下游產業發展。

 

二、加快發展新興產業。以國家級、省級高新區為載體,著力發展資訊、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海峽西岸高新技術產業帶。集中發展軟體業、積體電路設計業、服務外包業,著力打造國家軟體出口基地和服務外包基地城市,努力創建中國軟體名城。重點培育生物製藥、化學新藥、中藥和天然藥物等生物醫藥產業,推進生物資源系列開發。加快電子專用材料、光電材料、催化及光催化材料、稀土材料等新材料的產業化,發展化工輕紡新材料、新型建築材料、特種金屬及陶瓷材料。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利用和設備製造,培育核電、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等產業。積極發展大氣、水污染防治、固體廢棄物處理等環保設備製造,加強節能新技術、新裝備、新產品的推廣應用。

 

三、鞏固提升傳統優勢產業。著力應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建材、冶金、林產、紡織等傳統優勢產業,培育國內外知名品牌,提高產業競爭力。提升水泥、石材、建築陶瓷和水暖器材等優勢產業發展水準,提高產業集中度和市場佔有率。積極發展優質浮法玻璃深加工和新型牆體材料,加快培育特種玻璃產業。推動重點鋼鐵企業聯合重組,加強與國內外大企業合作。積極發展鎢、鋁精深加工產業,加快金、銅礦專案建設,推動發展稀土功能材料產業。提升制漿造紙、林產化工、人造板、木竹製品等發展水準,推進林漿紙和林板一體化,加快建設臨港大型林漿紙項目,建設一批資源綜合利用的木竹加工骨幹專案,形成林產品深加工基地。突出紡織服裝鞋業品牌創建、研發設計、新型材料開發應用及設備更新,提升發展水準,加快建成集研發、設計、製造和服務為一體的紡織服裝鞋業中心。

 

第三節 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

 

積極承接臺灣現代服務業轉移,重點發展旅遊、物流、商務等服務業,提高服務業比重,促進經濟結構優化升級。

 

一、打造國際知名旅遊目的地。圍繞"海峽旅遊"品牌,整合優勢資源,加強旅遊景點及配套設施建設,加快形成東部藍色濱海旅遊帶和西部綠色生態旅遊帶。以武夷山、三清山、泰甯和龍虎山、江郎山等為重點,積極發展生態旅遊和文化旅遊,打造以武夷山為中心的海峽西岸西北翼旅遊產業集群。以福州曇石山文化遺址、三坊七巷、莆田媽祖文化、屏南白水洋、福鼎太姥山、雁蕩山等為重點,積極發展濱海旅遊和文化旅遊,打造以福州為中心的海峽西岸東北翼旅遊產業集群。以廈門鼓浪嶼、海上絲綢之路泉州史跡、潮州歷史文化名城、漳州濱海火山、南澳國際生態海島等為重點,積極發展濱海旅遊和文化旅遊,打造以廈門為中心的海峽西岸南翼旅遊產業集群。以福建土樓、古田會址、紅都瑞金、婺源等為重點,積極發展生態旅遊和紅色旅遊,打造以龍岩為中心的海峽西岸西南翼旅遊產業集群。培育和壯大一批旅行社、旅遊飯店等骨幹旅遊企業,提高旅遊產業的競爭力和知名度。

 

二、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在廈門、福州、泉州、溫州、汕頭等中心城市、交通樞紐和港口,規劃建設一批現代物流園區、綜合性現代物流中心。加快保稅區、保稅港區、保稅物流園區建設和整合發展,完善保稅物流監管體系,積極推進兩岸港區發展保稅倉儲、貿易採購、配送中轉等國際物流。引導傳統運輸、倉儲企業向協力廠商物流企業轉型。加強沿海主要港口、交通樞紐和國際機場等物流節點多式聯運物流設施建設,加快發展公鐵海空聯運,完善海峽兩岸及跨境物流網路,加快形成東南沿海大型國際物流通道口。

 

三、大力發展技術服務業和商務服務業。依託福州、廈門等重點城市,大力發展資訊服務、研發設計、智慧財產權等高技術服務業。加快仲介服務業市場化發展步伐,重點發展管理諮詢、研究設計、資產評估、信用服務等商務服務,大力發展法律、會計、廣告等仲介服務業。大力發展面向臺灣及海內外的會展業,提升重大展會的辦會水準,加快培育國際化的會展品牌。

 

第四節 建設現代化海洋產業開發基地

 

充分利用海洋資源優勢,加快發展海洋經濟,建成全國重要的海洋開發和科研基地。

 

一、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福建開展全國海洋經濟發展試點工作,組織編制專項規劃,鼓勵體制機制創新,努力建設海峽藍色經濟試驗區。加強海洋科技中試基地及研發平臺建設,建立海洋生物資源研發中心、海洋高技術工程中心、新能源開發等實驗示範基地。加快培育海洋藥品、保健食品、海洋資源綜合利用、海洋服務業等新興產業,形成以沿海重要港灣為依託的臨港經濟密集區。

 

二、加強海洋環境保護。加強海洋自然保護區建設,實施閩江口、泉州灣、九龍江口等海洋生態保護恢復工程。加強海洋保護規劃,建立一批紅樹林、珍稀物種棲息地、重要水生生物和濱海濕地生態保護區。合理開發海域資源,分類開發與保護島嶼資源。探索建立兩岸海洋管護協作機制,共同保護臺灣海峽海洋資源。

 

第五節 加強海峽西岸區域創新體系建設

 

採取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大力推進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努力打造特色鮮明的區域創新體系。

 

一、強化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積極推動技術、資金、人才、管理等要素向企業集聚,引導企業加大技術創新投入力度。支援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與企業聯合興辦技術創新機構,扶持發展民辦科研機構,鼓勵重點外資企業在區域內設立研發機構。開展創新型企業試點,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經濟效益好、擁有自主品牌的創新型企業。

 

二、完善區域科技創新平臺。加強科技資源整合,推動跨部門、跨區域科技合作。加快建設技術研發協作、科技成果轉化、科技仲介服務、科技資源分享四類創新平臺,擴大中國·海峽項目成果交易會的影響,加快科技成果轉化與應用。鼓勵、支持台商投資高新技術園區,吸引臺灣科研機構和科技人員共同創建創新平臺。加強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打造海峽西岸自主創新平臺。

 

三、加強關鍵領域與核心技術創新。圍繞重點產業發展和傳統產業改造升級,重點攻克產業發展中關鍵、共性技術,解決產業發展技術瓶頸。支援開展資訊、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海洋等領域重大科技聯合攻關,研製一批具有國家先進水準的重大科技產品。在電子資訊、裝備製造、石油化工等具有比較優勢產業領域,推動建立一批產業技術聯盟,協作突破核心技術瓶頸。在建材、紡織等傳統優勢產業領域,加強技術聯合研究開發,提高傳統優勢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第七章 統籌城鄉和區域協調發展

 

按照城鄉一體化發展的總體要求,走新型城鎮化道路,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城鄉之間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和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加快形成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新格局。

 

第一節 加快建設海峽西岸城市群

 

加強海峽西岸城市群發展的規劃協調,引導城市合理分工,優化城市規模等級,進一步完善以區域中心城市為骨幹、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為基礎的城鎮體系。

 

一、發展壯大區域中心城市。福州、廈門、泉州、溫州、汕頭等中心城市,要發揮港口優勢,完善城市佈局,推動產業做強、規模做大、功能做優、環境做美,增強其對區域經濟發展的輻射帶動能力和綜合服務能力。漳州、莆田、寧德、潮州、揭陽等城市,要依託沿海港口,積極發展臨港產業,建設成為現代化港口城市。南平、三明、衢州、麗水、上饒、鷹潭、撫州等城市,要發揮旅遊、生態資源優勢,加快發展旅遊業、生態產業,建設成為重要的生態型城市。龍岩、贛州、梅州等城市,要發揮紅色旅遊、客家文化等優勢,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建設成為重要的生態工貿城市。積極推進海峽西岸西南翼和東北翼的城市聯盟,加強分工協作,促進產業協作配套、設施共建共用和生態協同保護,實現資源要素優化配置。

 

二、培育發展中小城市。根據區位條件、產業基礎和發展潛力,明確發展定位,積極培育發展中小城市。沿海及中心城市周邊縣市,要積極參與區域產業分工,以發展臨海產業和為中心城市生產生活服務配套型產業為重點,建設一批新型中小城市。經濟欠發達的山區縣市,要實施大城關戰略,引導產業和人口集聚,增強對農村經濟的輻射力。支持區位優勢明顯、產業基礎較好、經濟實力較強的縣(市)率先向中等城市發展,建設成為區域次中心城市。

 

第二節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加大投入,加快發展農村經濟,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努力建設富裕、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一、繁榮農村經濟。立足各地資源優勢,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和區域佈局,加快培育發展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場競爭力的主導產業和農產品品牌。引導城市部分勞動密集型企業向農村轉移,推動鄉鎮企業整合和提升。大力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進一步拓展外向型農業,積極擴大特色農產品出口。

 

二、增加農民收入。完善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穩定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挖掘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潛力,拓寬農民非農收入管道和來源。多管道擴大農村勞動力就業,大力發展勞務經濟,鼓勵就地就近轉移就業,支持農民自主創業。支持進城務工人員返鄉創業。

 

三、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強化鄉村規劃建設管理,推進村莊整治,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大力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完善農村路網體系,加快農村出行公交化步伐。大力發展農村衛生、文化事業。大力推廣農村沼氣、太陽能等可再生資源。實施農村"家園清潔行動"和生態家園富民工程。

 

第三節 促進欠發達地區發展

 

以提升自我發展能力為核心,著力優化發展環境,發展壯大特色產業,促進欠發達地區跨越發展。

 

一、做大縣域經濟。引導產業集聚發展,設立一批產業轉移示範園區,推動包括台資企業在內的符合環保要求的沿海地區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構建以資源加工型、勞動密集型、產業配套型為主的產業體系。發揮特色資源優勢,建成一批綠色食品生產加工基地、生態旅遊基地和礦產資源開發加工基地。推進小城鎮建設。

 

二、加大扶持力度。加大中央資金的扶持力度,支持交通、水電、水利、旅遊等設施建設。擴大以工代賑、易地扶貧搬遷、農村危房改造等扶貧工程實施範圍,支援原中央蘇區、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海島、水庫庫區建設,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進一步完善和落實沿海對山區對口幫扶工作機制,加快山海協作示範區建設。加強沿海島嶼供水工程建設,切實解決沿海島嶼供水問題。

 

第四節 建立城鄉協調發展長效機制

 

加快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著力解決"三農"問題和城鄉二元結構矛盾,促進城鄉共同發展。探索城鄉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的新機制,統籌推進各項建設,努力打造具有海峽西岸特色的宜居城鄉。支援城市企業向農村延伸產業鏈,引導城市資金、技術、人才、管理等生產要素向農村流動,扶持發展一批特色產業集中區。加快建立城鄉基礎設施共同發展機制,統籌城鄉供排水、供電、供氣、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福州地鐵建設,積極研究論證廈門、泉州等城市軌道交通發展,規劃建設海峽西岸城市群城際軌道交通客運系統。統籌城鄉社會管理,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提高城鄉社會管理一體化水準。

 

第八章 加強區域合作

 

按照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要求,完善區域合作機制,加強區域合作,促進區域共同發展、共同繁榮,形成資源要素優化配置、地區優勢充分發揮的協調發展新格局。

 

第一節 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

 

建立健全區域合作機制,創新合作模式,突破行政區劃界限,消除行政壁壘,加快區域一體化進程。

 

一、統籌規劃基礎設施建設。以交通基礎設施一體化為切入點,推進跨省行政區的鐵路、公路、港口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統籌規劃佈局和協同建設。加快鐵路、高速公路主通道建設,構築以沿海港口為核心向周邊地區輻射的綜合交通網絡,暢通沿海港口與腹地的通道。統籌推進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區域內電力、天然氣供應網路。統籌規劃建設資訊基礎網路,共用公共資訊資料庫。

 

二、加強產業合作對接。加強區域內產業分工和協作,優化資源配置,促進區域經濟不斷融合。探索建立跨區域合作產業園區,加強電子、機械、旅遊、物流等產業對接,推動產業集聚發展。統籌協調沿海地區產業梯度轉移,合理佈局產業轉移承接地。發揮沿海港口優勢,吸引周邊地區及廣大內陸省份在連接沿海出海口的通道沿線規劃佈局產業項目,培育發展沿線產業帶。共同打造"海峽旅遊"品牌,建設無障礙旅遊區。

 

三、推動建立統一市場。積極開放市場,打破各種形式的壟斷和封鎖,推動區域市場一體化發展。加快區域內市場資源整合,發展壯大閩浙、閩贛、閩粵邊貿市場,促進雙邊貿易和經濟協作。加快發展區域性商品市場、產權交易市場、人力資源市場,促進人流、物流、資金流、資訊流的暢通流動。

 

四、完善和提升區域合作機制。進一步發揮泛珠三角區域合作和閩浙贛、閩粵贛等跨省區域協作組織的作用,建立更加緊密的區域合作機制。探索設立區域合作示範區,為區域合作發展探索新路徑。探索完善有利於人才交流的戶籍、住房和人事管理等政策,積極研究再就業培訓、勞動力轉移、醫療保險對接等方面改革。加快區域大通關機制建設,推行跨省區不同關、檢區間的區域通關模式。開展區域內高速公路等收費專案聯網結算試點。建立企業信用資訊共用機制、聯合執法機制、維權聯動機制和檢測結果互認制度。

 

第二節 推進與港澳僑更緊密合作

 

充分利用內地與港澳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的機制,拓展合作領域和方式,進一步提升與港澳經濟合作的層次和水準。積極引入港澳資金、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鼓勵更多港澳金融機構到區域內設立分支機搆或投資參股,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到香港上市融資。積極開展聯合招商,吸引臺灣地區銀行借助港澳管道到區域內投資參股。推動有條件的企業到香港設立行銷中心、運營中心,擴大對港貿易和轉口貿易。加強物流業合作,建立跨境物流網路,促進現代物流業加快發展。健全旅遊合作機制,整合兩岸三地旅遊資源,推動環海峽旅遊圈發展。

 

充分發揮海外華僑華人眾多、愛國愛鄉的優勢,加強與海外華僑華人聯絡和溝通,利用世界福建同鄉懇親大會、世界閩商大會、國際潮團聯誼年會等各種有效平臺,積極引進僑智和僑資,引導更多華僑華人支持和參與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

 

第三節 加強與國內其他地區的合作

 

依託快速通道,加強與長三角、珠三角和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等的經濟聯繫與合作,促進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實現優勢互補、良性互動,進一步完善沿海地區經濟佈局。

 

加強與長三角地區的合作。加快發展閩江口、溫州沿海、環三都澳等發展區,以溫福鐵路、沈海高速公路為延伸線,主動對接長三角地區,加強基礎設施、產業和市場等領域的合作,推動要素無障礙流動,促進共同發展,努力打造帶動閩東、浙西南、贛東發展的海峽西岸東北翼增長極。

 

加強與珠三角地區的合作。加快發展廈門灣、粵東沿海、閩粵贛等發展區,以廈深鐵路、沈海高速公路為延伸線,推動與珠三角地區的經濟聯繫,承接珠三角地區產業轉移,推動產業集群發展,努力打造帶動閩西南、粵東、贛南發展的海峽西岸南翼增長極。

 

加強與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等中西部合作。依託對內連接綜合交通通道,加快區域間產業梯度轉移,服務和促進海峽西岸經濟區腹地經濟發展。

 

第九章 加快社會事業發展

 

以改善民生為重點,大力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切實做到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形成人民幸福安康、社會和諧進步的良好局面。

 

第一節 大力推進人力資源建設

 

以人才資源能力建設為核心,著力培養學科帶頭人、科技領軍人才和一線創新人才,為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提供堅強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援。加強能力素質建設,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培養高素質的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完善引才機制,採取團隊引進、核心人才帶動引進、專案開發引進等方式,重點引進高層次人才和緊缺人才。健全人才政策體系,加強服務,優化環境,形成廣納群賢、充滿活力的吸引人才和使用人才的良好風尚。加強人才市場建設,深化戶籍、人事檔案管理制度改革,消除人才流動限制,促進人才合理流動,努力使各類人才才盡其用、用當其時、各得其所。

 

第二節 優先發展教育

 

深化教育體制改革,更加注重素質教育,進一步優化教育結構,促進教育公平。調整優化農村義務教育學校佈局,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加快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建設,支援原中央蘇區、革命老區以及新建城區、外來人口集中地區的中小學校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的辦學機制,積極發展民辦職業教育。進一步整合高校教育資源,調整優化高校學科設置,優化人才培養結構,增強辦學綜合實力和競爭能力。加強廈門大學"211工程"、"985工程"和福州大學"211工程"建設。加強華僑大學、汕頭大學等重點高校新校區設施建設。鼓勵、支援民辦高等教育事業發展,規範辦學行為。

 

第三節 大力發展文化事業

 

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文化大發展,把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文化產業基地。

 

一、全面繁榮文化事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投入機制,加快建立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立健全運行保障機制。加強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文化站等文化設施建設,積極推進文化資訊資源分享、廣播電視"村村通"和農村電影放映等文化工程建設,進一步完善城鄉公共文化服務網路。加強網路文化建設和文化市場管理,營造良好環境。

 

二、打造海峽西岸特色文化品牌。整合文化資源,打造一批地域特色明顯、展現海峽西岸風貌、在國內外具有影響力的文化品牌。重點保護發展閩南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媽祖文化等特色文化。加強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完善歷史文化名城基礎設施,妥善保護歷史文化街區。支持海上絲綢之路泉州史跡、鼓浪嶼、閩浙贛廊橋等申報世界自然、文化遺產。注重地方特色文化的開發與弘揚,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優勢文化品牌。

 

三、發展壯大文化產業。加快文化創新,推動先進文化發展,健全文化產業體系。著力培育專、精、特、新文化企業,重點培育一批優勢文化企業。加快文化資源整合,組建一批新型國有文化企業和大型文化企業集團。加快發展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廣告、工藝美術等文化產業,在福州、廈門等地建設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產業基地和文化產業園區。大力發展文化創意、動漫遊戲等產業。

 

第四節 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水準

 

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逐步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不斷提高民眾健康水準。推進醫療衛生機構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改革,引導非公醫療衛生機構發展。加強重大疾病防控、醫療救治等公共衛生機構和衛生監督體系建設,提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支持中醫院建設,加快中醫藥事業發展。落實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加快建立基本藥物供應保障體系。開展醫療保險地級統籌。優化配置醫療衛生資源,推動醫療衛生資源向農村基層、城市社區傾斜。加強農村基層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整合城市醫療資源,構建新型城市衛生服務體系。

 

第五節 構建和諧社會

 

加快完善社會公共服務,妥善處理好各方面利益關係,努力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和諧相處的社會環境。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改革勞動和就業管理體制,加快建立城鄉統一的人力資源市場和平等就業制度。加快建立健全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著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準,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加快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積極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健全住房保障制度,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完善社會公共安全預警體系和應急管理機制,提高處置社會公共安全問題的能力。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保障人民安居樂業。

 

第十章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大力發展迴圈經濟、綠色經濟,推進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努力建設人居環境優美、生態良性迴圈的可持續發展地區。

 

第一節 加強資源節約利用

 

堅持開發與節約並重,節約優先,加快建立科學合理的資源利用體系。建立和完善節能減排、監測和考核體系,落實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制。強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審查,對新上項目嚴把產業政策關、資源消耗關、環境保護關。健全節能環保獎懲機制,完善差別電價、以獎代補、區域限批等政策。加快節能減排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的推廣應用,淘汰落後產能。加快重點節能工程和污染減排專案建設,突出抓好高耗能行業和重點耗能企業的節能減排工作。嚴格執行土地供應政策,落實保護耕地目標責任制。加強工業、農業和城市節水,推進沿海缺水地區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加強高耗水行業的節水改造和水迴圈利用。整頓和規範礦產開發秩序。

 

第二節 加強生態建設和保護

 

加強森林資源的撫育更新,優化森林資源結構,提高森林資源品質,強化森林資源的生態功能,森林覆蓋率保持較高水準。加快生態公益林體系、綠色通道和城鄉綠化一體化工程建設。加強沿海防護林體系工程建設,切實保護近岸海域生態系統。加強廈門、福州、衢州、麗水、潮州等環保模範城市以及園林城市建設,繼續推進生態建設示範區、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生態文明示範基地等創建工作。加強主要江河源頭區、重要水源涵養區、飲用水源保護區、防風固沙區、重要濕地區等生態重要地區的強制性保護,維護生態平衡,保障生態安全。

 

第三節 強化環境綜合整治

 

堅持保護與治理並重,加強污染治理,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突出的環境污染問題。推動建立環境保護聯動機制,加強生態環境跨流域、跨區域協同保護。推進主要江河水源地、嚴重水土流失區和生態脆弱區的綜合治理與生態重建。加強閩江、九龍江、甌江等重點流域環境整治,完善閩江、九龍江、甌江、賽江等流域上下游生態補償辦法,推動龍岩、汕頭、梅州、潮州建立汀江(韓江)流域治理補償機制。加強江河、水庫等飲用水源地保護,確保飲用水安全。加強污染源線上監測監控,有效控制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加強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加大城市內河、噪音和機動車污染整治力度。加強環境安全危機防範,提高環境安全突發事件處置和應對能力。

 

第四節 大力發展迴圈經濟

 

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要求,大力發展迴圈經濟,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把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成為重要的迴圈經濟產業帶。大力開發和推廣應用節能和資源綜合利用新技術、新工藝,加快利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推進行業、企業和園區發展迴圈經濟,形成企業之間、產業之間的資源利用迴圈鏈。大力推進清潔生產,發展資源共生耦合的產業鏈和產業群,在廈門、福州、泉州、溫州、鷹潭等地建設一批生態工業園區。開展迴圈經濟試點。支援建設一批重點生態農業示範園區,發展戶用沼氣和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沼氣工程。推進各種廢舊資源回收和迴圈利用,完善再生資源回收、加工和利用體系。

 

大力發展以低能耗、低排放為標誌的低碳技術,淘汰能耗高、效率低、污染重的落後工藝、技術和設備,建立低碳型產業結構。加強低碳技術的研發和產業投入,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進一步優化能源結構。加強林業建設,增加森林碳匯。探索低碳發展的政策機制,支持廈門開展國家低碳城市試點。完善綠色低碳產品認證標識制度,大力推廣能效標識產品,宣導公眾綠色、低碳消費。

 

第十一章 提升改革開放水準

 

充分利用國外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進一步拓展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提升對外開放水準,實現開放型經濟的新跨越,繼續發揮海峽西岸經濟區對外開放的先行作用。

 

第一節 積極合理有效利用外資

 

創新招商引資機制,提高利用外資水準,實現從單純引進資金向引進資金與引進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智力資源並重,從製造業為主向製造業與服務業並重的轉變。

 

進一步優化外資結構,引導外資投向主導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和節能環保等領域,積極開展金融、教育、醫療、文化等領域的利用外資。積極吸引世界500強企業和全球行業龍頭企業投資,大力吸引國內外知名企業到區域內設立地區總部、物流中心、營運中心和研發中心。

 

創新利用外資的途徑,鼓勵有條件的企業採取專案融資、股權投資、企業並購等多種方式發展與國際大企業的戰略合作,積極引進創業投資。支援區域內符合條件的企業到境外上市融資,不斷增資擴產。規範招商引資行為,創新外商投資管理方式,努力構建規範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

 

充分發揮開發區的載體作用,積極研究海峽西岸經濟區範圍內的國家級開發區擴區、調整區位和省級開發區升級,拓展開發區的功能。

 

第二節 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

 

堅持以質取勝,加快推進對外貿易從貨物貿易為主向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並重轉變。進一步優化進出口結構,不斷擴大傳統優勢產品、機電產品和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出口,支援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自主品牌商品和服務產品出口。鼓勵經濟發展急需的先進技術、關鍵設備和重要資源進口,嚴格控制高排放、高耗能產品出口。完善出口品牌培育機制,引導企業從貼牌生產向委託設計和自主品牌為主方向轉變。完善加工貿易政策,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加快服務貿易發展,擴大軟體服務外包出口。支援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參與海外資源開發,建立境外生產、行銷和服務網路,帶動商品、服務出口。

 

充分發揮現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作用,科學規劃、合理佈局,推動符合條件的地區設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在條件成熟時,支持在開放型經濟發展較好的地區設立海關保稅物流中心。積極推進保稅加工、保稅物流業發展,大力發展國際中轉、配送、採購、轉口貿易和加工製造等業務。完善口岸大通關工作機制,實現口岸通關的規範化、國際化和便利化。

 

第三節 深化經濟體制改革

 

以推進重點領域改革為突破口,加快體制機制創新,率先建立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於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

 

一、推進農村綜合改革。總結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經驗,適時推廣,探索建立統籌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的體制機制。在嚴格執行土地用途管制的基礎上,促進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依法流轉,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開展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與農村建設用地減少掛鉤試點。深化集體林權制度、農村公路管理體制等改革。加快農村信用社改革步伐。

 

二、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改革方向,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構建服務型政府。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減少和規範行政審批。探索實行職能有機統一的大部門體制。試行省直管縣體制,擴大縣級政府經濟社會管理許可權。繼續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完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體系。推進公共資源市場化配置改革,加快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建設。

 

三、推進社會管理體制改革。完善社區管理體制,構建社區公共資源分享機制和綜合治理機制。推進戶籍制度改革,放寬中小城市落戶條件。深化教育辦學體制改革和運行機制建設,形成各類教育相互銜接的全民教育體系。加強公益性文化事業和經營性文化產業改革,完善文化管理體制。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推進就業和收入分配體制改革,建立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

 

四、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加快發展資本、產權、技術、土地和勞動力等要素市場,完善商品和要素價格形成機制。擴大金融改革試點,在多種所有制金融企業、離岸金融業務等方面進行改革試驗。穩步推進金融業綜合經營試點。進一步完善經營性土地使用權的招標、拍賣和掛牌制度。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五、提高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水準。貫徹"非禁即入"原則,推行公平准入,鼓勵和支持民營資本進入基礎設施、壟斷行業、公用事業以及法律法規未禁止的其他行業和領域。引導民營經濟比較集中的泉州、溫州等地產業轉型升級。推動非公有制經濟制度創新,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施中小企業改制上市培育工程。探索更加有效的監管方式,引導非公有制企業依法規範經營,切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第四節 充分發揮經濟特區改革開放先行作用

 

在新的歷史時期,經濟特區要繼續發揚愛拼敢贏、敢為人先、勇於探索、開拓創新的精神,率先試驗一些重大改革措施,爭取率先突破,繼續發揮改革開放示範和帶動作用。

 

在建立有利於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上率先突破。支持廈門經濟特區開展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在行政管理制度、產業發展機制、公共服務體制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新突破。加快區域創新體系建設,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和升級,率先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加快城鄉統籌協調發展改革步伐,率先建立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的體制機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率先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

 

在拓展兩岸交流合作上率先推進。支持在兩岸貿易投資便利化、人員往來便捷化、貨物往來暢通化等方面先行先試。支援廈門建立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擴大金融改革試點,在對台離岸金融、資金清算等方面率先試驗。支持廈門開展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推動兩岸現代服務業加強合作。對臺胞到經濟特區置產置業、就業、居住等實行市民待遇。

 

在擴大對外開放上率先轉型。積極研究汕頭經濟特區擴區。探索建立更加適應國際市場規律的經濟體制模式,大力推進涉外經濟管理體制改革,加快與國際慣例接軌,促進投資貿易便利化。探索創新海關特殊監管區管理制度,更好地發揮廈門保稅港區、汕頭保稅區的功能。

 

第十二章 規劃實施的保障措施

 

支持海峽西岸經濟區加快發展是中央確定的重要工作方針,要切實加強統籌協調,加大支持力度,加強對規劃實施的組織領導,完善規劃實施機制,確保規劃順利實施。

 

第一節 著力先行先試

 

在中央對台工作總體方針政策指導下,積極探索對台交流合作新的體制機制,加快在對台經貿、投資、航運、旅遊、郵政、文化、教育等方面交流合作中先行先試,爭取率先突破,取得經驗。

 

支援兩岸產業深度對接。落實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支援在促進兩岸貿易投資便利化、臺灣服務業市場准入等方面先行先試,推動兩岸經貿關係制度化。按照同等優先、適當放寬的原則,鼓勵承接臺灣產業轉移,允許國家禁止之外、不涉及國家安全的各類台商投資項目在海峽西岸經濟區落地。對國家批准設立的台商投資區、平潭綜合實驗區、古雷臺灣石化產業園區等特定區域台商投資專案,實行特殊審批政策,《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中總投資5億美元以下的鼓勵類、允許類項目,除《政府核准的投資專案目錄》和國務院專門規定需由國務院有關部門核准之外,委託省級投資主管部門核准;在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後續商談中,積極研究放寬台資市場准入條件和股比限制等政策。簡化赴台投資審批程式,加快審批和核准節奏,鼓勵和支援有條件的區域內企業赴臺灣地區投資或設立非企業法人機構。

 

支持擴大兩岸交往。推動開放東南沿海海上新航線,進一步完善海峽兩岸空中雙向直達航路,積極推進增設武夷山、晉江、溫州、汕頭等機場作為兩岸空中直航新航點。支持增設具備條件的口岸為對台直航口岸。繼續發揮"小三通"的作用,放寬大陸居民循"小三通"赴台旅遊的地區範圍。

 

支持兩岸文化交流。支持設立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專項基金,扶持海峽西岸經濟區與臺灣地區的文化交流和文化產業發展。支持設立兩岸教育合作實驗園區,吸引臺灣高等院校合作辦學。支持設立兩岸出版交流試驗區。

 

實施土地配套支持政策。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建設項目用地,加快審批進度。對重大台資專案用地指標實行單列。對重大專案使用林地、海域及圍填海計畫指標給予傾斜。在土地管理法律法規框架下,支持在平潭開展土地管理綜合改革試點。

 

第二節 加大資金支持力度

 

中央財政轉移支付、中央預算內專項資金和中央預算內投資,以及其他中央專項資金,都要加大對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扶持力度,特別要加大對原中央蘇區縣、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的扶持力度。在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等資金時,對原中央蘇區縣參照執行西部地區政策,對革命老區縣、少數民族地區參照執行中部地區政策。在安排中央資金時,對海峽西岸經濟區基礎設施建設予以傾斜,重點支持交通主通道、主樞紐、口岸以及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等基礎設施建設。

 

第三節 加強組織協調

 

四省要切實加強對規劃實施的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落實工作責任,抓緊推進各項任務的實施,確保各項任務和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國務院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能分工,加大對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支持力度,在規劃編制、政策實施、專案安排、體制創新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援。要加強部門之間的溝通和協調,指導和幫助地方解決規劃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發展改革委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規劃實施情況的督促檢查,重大問題及時向國務院報告。

 

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福建、浙江、江西、廣東省和國務院有關部門要以實施規劃為契機,以更加開闊的視野、更加昂揚的鬥志、更加扎實的作風,開拓創新,加強合作,扎實工作,推動海峽西岸經濟區在更高起點上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在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和全國發展大局中發揮更大作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